日治時期手繪的城市鳥瞰圖。(記者翁聿煌攝)

2018-11-29 13:15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台灣鐵路從19世紀末劉銘傳開始鋪設,在日治時期完成縱貫線及花東線鐵路,開始了台灣全島1日可達的生活圈,不僅促進全台經濟與貨物暢行,也帶動台灣觀光旅遊的商機,國立台灣圖書館的台灣學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展出「風馳行旅─館藏舊籍鐵道暨旅行類書展」,博客來網路書店還有當時沒有空拍機、卻有手工繪製的詳細鳥瞰圖,非常值得前來觀賞,展出日期即日起至明年3月10日。

台圖編譯蔡蕙頻說,日治時期為開闢台灣的礦產、糖業、林產及交通需求,於1899年成立總督府鐵道部,1908年完成基隆到打狗(高雄)的縱貫線鐵道,當年10月24日還在現今的台中公園舉辦盛大通車典禮,1919年開闢完成竹南至追分的海線,1926年完成花蓮至台東的台東線。

日本為開發台灣的林業及礦業資源,最初由私人企業投資建設淡水、平溪、內灣、集集、阿里山森林鐵道等支線,事後也由官方收購,至此台灣的鐵路網大致完成,台灣從南到北,已成為1天內可抵達的生活圈。

1930年起,台灣的公路和鐵路算是四通八達,加上開始實施星期制,民眾開始重視休閒生活,台灣也開始印製旅遊手冊、觀光指南,但主要是針對日本來台的商務及旅客需求,為滿足旅客需求,台灣各城市也開始興建旅館,最早成立的「台灣鐵道旅館」就位於台北火車站正對面,裡面有圖書館、會議室和撞球間,十分豪華。

1934年台灣日日新新聞社,邀請巡台寫生畫師繪製台灣、台北市的鳥瞰圖,詳細描繪出地名、旅遊資源、物產,十分引人入勝,也讓民眾能一目了然,現場也陳列多張手工鳥瞰圖,讓大家感受歷史與懷舊氛圍。

博客來博客來網路書局
453E90B639E433B7
arrow
arrow

    drl35lj59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