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教你搶攻中國新通路



博客來

博客來

嗨!

您正在找 CEO教你搶攻中國新通路 這本書嗎?

這本 CEO教你搶攻中國新通路 在博客來就可以買的到!

而且在博客來訂購 CEO教你搶攻中國新通路 還享有優惠價唷!

還有博客來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如購物金贈送或是使用折價券折抵的活動,

購買 CEO教你搶攻中國新通路 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要使用7-11取書(貨)服務,亦或是選擇使用宅配到府服務,真的很方便!

底下是 CEO教你搶攻中國新通路 的內容簡介



據麥肯錫Mckinsey公司最新出爐的調查報告,2010年後中國市場經濟正式從「重工業、出口業」轉變為「服務業、內銷業」的開發中國家。

所謂的服務業、內銷業的核心就是通路!「渠道為王」已經是中國商戰上致勝的關鍵,包括野村證券研究所、高盛投資、美林投資等知名國際投資團隊都已經佈局進場。而知名國際趨勢專家大前研一也說「誰掌握了渠道,誰就掌握明日帝國!」

事實上,早在五年前,自2004年11月WTO條款後,中國正式全面開放外資可以獨資進入零售通路業,包括沃爾瑪、家樂福、百勝集團等國際知名通路商,早已提前卡位成為中國通路巨鱷,這五年通路市場風起雲湧,仿彿春秋戰國時期,群雄割據各擁山頭,其中,除了國際知名大牌挾雄厚資金實力進軍之外,不少大陸內地品牌也奮力崛起。

名不見傳的個體獨資戶,像小肥羊、味千拉面等,僅靠十幾萬起家卻因搶佔先機,憑藉其原創性行業優勢,紛紛獲外資青睞而成功上市,如今市值均超過四百億台幣。

這四年來,中外品牌百家爭鳴,因為正逢通路轉型時機,越來越多外資基金看好中國龐大的通路商機,先後入資如一茶一坐、兩岸咖啡、達芙妮國際等台商品牌。

但也有更多品牌通路商在生死邊緣掙扎,歷經數年前後易主,最終仍舊戰死沙場!究竟在幅遠廣大的中國,什麼樣的戰略模式才能生存?面對敵人要如何出其致勝?在危機關頭要如何斷尾求生?

在頭角崢嶸的大陸市場,西進中國的結局是成為王敗為寇!像味千拉面的潘慰和俏江南的張蘭,這兩位傑出的女性,如何從無到有,以其敏銳的市場定位,成功打造自己的餐飲王國!達芙妮集團如何從觀察女人的腳到創造成為中國第一女鞋品牌!寶島眼鏡如何二年展店五千家?國際賣場大鱷家樂福如何打敗通路巨人沃爾瑪在中國稱王!

在第一章節,由中國頂尖CEO獨家傳授,何謂新中國通路概念?傳統中的通路概念已經無法在中國競爭,新中國通路的崛起,是自2004年WTO開放後,掀起群雄爭霸的「新通路經濟」。通路已經從傳統的超市賣場、購物中心、街舖,演變成更多元的F2F整合通路,通路不再只是制式的賣場中心,因應消費者的需求,新中國通路概念正在成形,這是其他國家完全沒有的全新經濟模式。這個章節,CEO們教大家真正認識傳統通路和新通路的區別。

了解新中國通路概念後,第二章節,CEO的獨家實戰錦囊,包括「寄生蟲理論」、「變型金剛理論」、「滾雪球理論」、「燈塔理論」、「賣場百貨化」、「集市主義」等。例如:特力屋開店標準為何能從五千平米降到二千平米?從十元到一萬都是商機的百腦匯IT賣場,如何建構成為中國第一大的電腦連鎖賣場?家樂福已經從一個賣場超市模式,悄悄轉型為「賣場百貨」,在第三四線城市,家樂福不只是賣場,更是當地一級的百貨商場,而家樂福運用的通路策略即是「燈塔理論」。

第三章,即使認識中國新通路,也了解獨家市場理論,但各別產業的消費族群仍有所區隔,因此直營vs加盟經濟學?絕對是通路商必須貫轍的一門課。如味千拉面為何一直不開放加盟(直到上市後才開放區域代理)?達芙妮一線城市不開放加盟,不過二三線城市卻選擇開放的理由?寶島眼鏡為何三十年來仍舊不開放加盟?!

第四章,直營加盟經濟學之後,牽涉到的重要課題是:組織結構的經營模式!如肯德基,雖然大部份是直營通路,除了全國統一的招商部門和年度特殊通路開店戰略外,組織結構上傾向地方自治,早期時,各區總經理的決定權甚至超越中央總部。而味千拉面的組織結構即以中央集權為主,地方門店完全採用制式的SOP標準作業流程。

如何選擇組織結構的經營模式,是和產業別有關?還是管理戰略問題?因此,究竟是中央集權好?還是地方自治好?還是減少冗長組織架構的扁平化組織的經營模式為好?此章節會有深入的剖析。

第五章,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了解自身的經營模式並不足以稱之掌握通路決勝關鍵,這一章節,非常重要的訊息是:根據「馬洛斯的需求理論」,進一步闡述分析「中國消費者需求」。進軍中國虧損十年的達芙妮集團,在1996年從批發轉型自營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深入研究一二線消費者市場心理。博客來

達芙妮運用消費者在一二線城市對品牌時尚程度差別,成立專賣店模 式,自行掌握主導權與價格,其配送系統可以做到今天賣掉的鞋,24小時之內補齊。並在二線城市設立零碼鞋處理中心,避免庫存過多對於資金周轉產生壓力。從批發轉型自營,因為成功掌握消費者區隔和品牌定位。

知名投資大師巴菲特曾說「要銷售之前,要先了解你銷售的是什麼?」千萬要記得,在通路經濟學上,必須隨時跟著消費者的喜好調整產品,因為這是一個F2F的整合行銷通路。

第六章,要學習通路的競爭者思考,要確實了解自身產業的競爭者是誰?在新微觀經濟學上「競爭訊息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理論。例如:某知名服飾品牌進軍中國虧損連連,問題不是出在競爭者對手,卻答案卻是自己!一場三巨頭的秘密高峰會,獨家原版呈現商戰把脈的精彩對話。

第七章,有了前六章的分析,基本上已經對新中國通路掌握七成的決勝基礎。這一章節「中國必學的一課」,要提醒進軍中國的通路商們,如果沒有好的團隊和不了解山寨文化,還是有可能殺祤而歸,讓心血化為烏有。如何組織管理團隊?什麼時期要建立什麼樣的團隊?開疆闢土型還是穩建保守型?該如何因應讓企業膽顫心驚的山寨文化?推陳出新的產品還是低毛利的紅海策略?

新中國如沉睡的猛獅,行動變化之迅讓人接招不及,最後一章,要探討下一個五年,預言中國未來的新通路變化,這個變化將比現在的通路更讓人驚豔!未來,一加一等於三已經不夠看,一加一等於五才能跟得上時代。

書中將訪問十四位CEO,背景橫跨法國博客來網路書局、美國、馬來西亞、香港、台灣和中國,絕大部份均是首次接受訪問,此書獨家披露他們在中國十多年開疆闢土的通路戰史!

他們在經營自身品牌通路上,曾遇過什麼打擊?如何解決危機?如何成為中國第一?他們逆轉的關鍵點為何?其征戰中國數場戰役的戰略內幕,以及如何運籌惟幄的管理能力。第一手的專訪,最權威的內幕,CEO的雄才謀略,獨家深入頗析,抽絲剝繭後,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們對大陸市場棋盤般的佈局。

為了活潑此書的可看性,書中運用夾敘夾議的故事和理論,並以實戰經驗和案例分析併用,使之不致於過於枯燥或艱澀,而簡單的表格和圖畫,淺顯易懂,希望讓讀者一目了然。

筆者有幸,能參予此書,真摯感激所有受訪CEO百忙之中抽空分享寶貴經驗,中國通路學遠比其他國家歷史上的案例分析要複雜的多。所以,擁有此書,等於擁有十四位CEO的智慧結晶,開啟進入新中國通路經濟學之鑰。期望此書能成為進軍中國商務人士之「通路聖經」。希望藉此讓中國新通路的市場,走向更開放、更多元的競爭道路。

本書特色

書中運用夾敘夾議的故事和理論,並以實戰經驗和案例分析併用,使之不致於過於枯燥或艱澀,而簡單的表格和圖畫,淺顯易懂,希望讓讀者一目了然。

作者簡介

陳雪玲

喜歡思考、推理、幻想和寫作,會窮其一生寫作。生長在一個學術家庭,父親是一生貢獻教育的教師,家族共有四個不同領域的教師,分別在人文社會、英國文學、和國民義務基礎教育上各有專業。作者擁有醫務管理、藝術傳播雙學位。著有簡體版「黑錢」小說一書。即將於2010年推出「藝術黑市」小說(暫名)。

現任:

.寶島眼鏡中國區發言人兼公關部主任

曾任:

.亞都麗致酒店集團中國區整合行銷首席顧問

.臺北101金融大樓公司董事長室公關顧問

.台灣各電視新聞部財經中心記者、召集人、主播、主持人、製作人

  • 出版社:商周出版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0/01/15
  •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網址: CEO教你搶攻中國新通路

博客來











員工訓練與發展(7版)



洞察人心的識人術



人力資源管理 7-e



克服職場人際難題24法



釣到好人才,緊緊網住他



生涯理論與實務工作:案例學習



如何做一位成功的老闆



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博客來











國際開發的盲點 (一版)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年報94年



科技管理:觀念與案例



科技創新管理:由變動中贏得競爭優勢(二版)



顛覆燕行理論:透視亞洲重要國家產業競爭力



亞洲重要國家產業政策面面觀



圖解工廠的構造與管理



防護手套之有機溶劑抗滲透性測試探討



伸縮梯及折梯安全作業技術與改良研發



各國危險性設備管理制度之比較研究



加工出口區與經濟發展



餐飲業勞工健康狀況及肌肉骨骼疾病之調查研究IOSH91-M321





商品網址: CEO教你搶攻中國新通路

博客來





1928年麻醉技術還不好的年代,你敢切下皮膚捐給病人治療嗎?英國宣教士連瑪玉女士就做到了!她在先生、彰化基督教醫院創辦人蘭大衛主刀下,切下大腿4塊皮膚,移植給皮膚潰爛併發骨髓炎的13歲台灣囝仔,雖手術失敗,但成為當地佳話流傳至今。
皮膚移植手術後,蘭大衛與助理洪大中前往病房檢查周金耀傷口。 記者鄧桂芬/翻攝
分享


今年是彰基創辦人、英籍醫師蘭大衛逝世60周年,彰基特地在衛福部衛福藝廊舉辦「蘭大衛父子兩代情:從英國到福爾摩沙」特展,紀念他與他的妻子連瑪玉、醫師兒子蘭大弼、醫師媳婦高仁愛等人在台灣救世濟人之愛。

特展策展人劉耀仁說,一般人要當義工,只當一個下午很容易,要當上一個月就有點難,更別說是賭上生命安全的一輩子。

但有一群外國基督教宣教士藉「上帝之愛」,不畏19世紀末期的瘧疾與傷寒等傳染病,跨海來台照顧民眾健康。劉耀仁說,他們其實生活在英國上流社會,且成績十分優秀,卻願意冒生命危險,來實踐上帝的愛,令人敬佩。

「那時的台灣還是蠻荒之地啊!」彰基院史文物館長詹麗珠舉例,最早來到彰化醫療宣教的醫師盧加閔,1890年在大社建立醫館,卻不幸感染傷寒,1892年過世、得年25歲,葬在台灣,她日前才去掃墓。

在盧加閔之後,蘭大衛與牧師梅鑑霧於1895年也抵達彰化創辦醫館,也就是現在的彰化基督教醫院。

1928年,蘭大衛的妻子連瑪玉見到出生貧苦家庭的13歲周金耀,深受皮膚潰爛和骨髓炎所苦,唯有截肢才可保命,主動向先生要求割下她皮膚救可憐的陌生孩子。蘭大衛切妻之膚,移植到周金耀傷口上,成為了全台皮膚異體移植首例。

劉耀仁說,雖然手術最終失敗,但蘭大衛持續研究,讓周金耀最終獲得痊癒,更資助周金耀讀書、留學,回台成為牧師。周金耀1985年去世,生前證道時曾說:「雖然醫生娘的皮膚沒有貼在我的身上,但它永遠貼在我的心上。」

因蘭大衛與連瑪玉都是宣教士,兒子蘭大弼也成為了醫師,為了醫療宣教,他和醫師妻子高仁愛在一年內學會台語及國語,高仁愛甚至用中文繪製刷牙漱口的衛教手冊。

劉耀仁說,當時台灣人覺得太累、太辛苦不願意做的工作,蘭大衛及蘭大弼等人卻都扛了下來,例如照顧痲瘋村病人、建立盲人學校等。詹麗珠說,陌生人為台灣付出愛,值得我們學習怎麼愛人及愛土地。

彰基為了籌備特展,自2016年起多次前往英國,到蘭大衛、梅鑑霧等人自小成長、求學及歸葬之處尋訪歷史足跡,帶回大批與台灣有關的史料。彰基副院長劉青山說,蘭大衛等人的故事是愛的故事,若沒傳承,故事就到此為止。

特展展出時間自4月3日至6月29日止,地點在衛福部一樓衛福藝廊,展出文物有歷史文件、手稿及玻璃底片等,包含極為罕見的台灣民主國簽發給宣教士的在台旅行護照,紀念宣教士對中台灣之貢獻。
台灣民主國簽發給宣教士的在台旅行護照。 記者鄧桂芬/攝影
分享
玻璃底片,底片上的小嬰兒就是蘭大弼。 記者鄧桂芬/攝影
分享
彰基在衛福部衛福藝廊舉辦「蘭大衛父子兩代情:從英國到福爾摩沙」特展,今舉辦開幕感恩茶會,由特展策展人劉耀仁博士介紹文物。 記者鄧桂芬/攝影
分享
蘭大弼在醫院講堂為醫生上課。 記者鄧桂芬/翻攝
分享
高仁愛以X光片訓練護理人員。 記者鄧桂芬/翻攝
分享
彰基在衛福部衛福藝廊舉辦「蘭大衛父子兩代情:從英國到福爾摩沙」特展。 記者鄧桂芬/攝影
分享
彰基在衛福部衛福藝廊舉辦「蘭大衛父子兩代情:從英國到福爾摩沙」特展。從左至右分別為衛福部主秘王宗曦、彰基副院長劉青山、彰基院史文物館長詹麗珠。 記者鄧桂芬/攝影
分享
第一代彰化基督教醫院。記者鄧桂芬/翻攝
分享
蘭大衛奉獻一生給彰化,彰化教會為他舉辦服務40周年紀念禮拜。 記者鄧桂芬/翻攝
分享
蘭大衛與連瑪玉女士在台灣建立家庭,圖為1912年二人於淡水英國領事館結婚。記者鄧桂芬/翻攝
分享
蘭大弼所用的神經反射用槌。記者鄧桂芬/攝影
分享




博客來 博客來網路書店
F68F1C057DC62B79
arrow
arrow

    drl35lj59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